欢迎访问广州今鸿化学原料有限公司官网!
服务热线:
020 82388846

消耗臭氧层物质(ODS)的命名
来源:今鸿化学 | 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 2011-08-03 | 5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消耗臭氧层物质(ODS)的命名

一、ODS数字代码命名法的由来 
  ODS中的氯氟烷和溴氟烷通常不使用其它化学名称,而以其特有的命名来表示,即直接用数 字码称呼,这在化学商品中是独一无二的。它起源于1928年美国一个三人化学家小组(T.Mid gel,A L Henne,R R Mcnary)为简化冗长的化学名称而以代码称呼的。代码的编制法则通过美国采暖、制冷空调工程学会(简称ASHRAE)的协调,所有与生产和消费这类有关的会员于 1957年6月一致同意采用此代码体系,称呼卤代烷制冷剂,正式通过了ASHRAE标准第34号“氟代烷烃数字名的代码体系”。  
  1960年9月这个代码体系又被美国标准协会(American StandardsAssociation)批准确认, 并公布了标准“制冷剂的数字名称-B79.1”。鉴于这个代码体系已被全世界的制造厂商普遍接受,为此,1960年10月,国际标准组织(当时名为International Organization of Stand ardization,简称IOS)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建议正式通过此代码体系,并将其应用于所有卤代 烷烃和碳氢烷烃。从此这个专为氯氟烷烃制冷剂使用的代码体系正式在全世界通行。  
二、Freon数字代码命名法  
  氯氟烃以Freon作为其商品名,其后面以代码表示不同的化学物质(或组成)。编码原则是用 三位数组成代码,个位数表示分子中氟原子的个数、十位数表示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加1, 百位数表示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减1。按此原则,三氯一氟甲烷(CCl3F)的代码百位数为0 、十位数为1、个位数为1,即11;二氯二氟甲烷(CCl2F2)代码为12;一氯二氟甲烷为(CHCLF2)代码为22。  
  已烷类氯氟烃,由于氯、氟原子取代位置的不同,可以有几个同分异构体。区分同分异构体的办法是按他子结构中的不对称程度,在代码后缀标上a、b、c……不对称程度的确定方法 是分别把两个碳原子上取代原子的原子量之和进行比较,差值最小的标作对称的,不缀下标 ,差值大,按由小到大,依次标以a、b、c……如二氯一氟乙烷有三个同分异构体,其他号和下标如下:  
    
CH3CFCl2 
CH2FCHCl2 
CH3ClCHFCl 
取代原子的原子量之和 
3 90 
72 21 
37.5 55.5 
差值 
87 
51 
18 
代码和下标 
141b 
141a
141 
三、字头组成缩写代码命名法  
  50年代以后,世界各国都有了氯氟烃的生产,为了避免用商品来称呼化合物,国际科技界在 正式的会议文件和科技文献中统一使用氯氟烃的名称和符号。根据氯氟烃的英文名称Chlorofluorocarbon,取其字头组成代号CFC作为其通称,在CFC后标以化合物代码。如1,1,2-三 氯-1,2,2-三氟乙烷以CFC-113来表示,二氯三氟甲烷经CFC-12不表示等。对于含氢的氯氟 烃同样取英文名Hydrogen containing chlorofluorocarbon的字头HCFC表示。含氢氟烃则取Hydrofluorocarbon字头HFC表示。全氟烷烃则取Perfluorocarbon字头FC表示。  
  ASHRAE的代码体系,从原理上讲,不仅可以适用于卤代甲烷和乙烷,也可适用于3个碳原子以上的卤代烷类。它虽然已经规定了卤代乙烷同分异构体的代码法则,即在数字码后缀以小 写英文字母a、b、c……但却无法确切区别卤代丙烷、丁烷以及更高级烷烃和带侧链的卤代 烷烃。当时它只能表示少数几个没有异构体的卤代丙、丁烷,如全氟丙烷、218;八氟环丁 烷、C-318。因此这个代码体系中存在着局限性,主要是不能表示3个碳原子以上卤代烷的异 构体。  
  为了确切区别3个碳原子卤代烷的异构体,ASHRAF在1992年修订的第34号标准补充增添了新 的代码法则。  
  3个碳原子卤代烷同分异构体的数字代码仍按沿用法则,同分异构体在数字代码后缀以2个英文小写字母表示,规定法则如下:  
  前一个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分子式中第2个(即中间一个)碳原子(C2)上是何种取代基。规定 如下:  
  —CCl2—以a表示—CClF—以b